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

“疫”不容辞担使命 “疫”无反顾守初心 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0-05-27

  1月23日凌晨,农历腊月廿九,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武汉宣布“封城”。一场大疫,整个城市被按下暂停键。疫情的爆发让所有人始料不及,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防疫物资频频告急。各地校友忧心如焚,纷纷关心母校的情况。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迅速召集了刚刚放假的同事们,讨论如何将校友们的爱心传递到防控一线。一场战“疫”就此打响……

使命在肩抗“疫”情

  “学校情况怎么样?”“差哪些防疫物资?”“怎样把物资尽快运到武汉?”……各地校友纷纷致电,表达对母校的关心和愿意与母校共克时艰的决心。

  在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1月24日,社会合作处“抗击疫情捐赠工作小组”正式成立,负责捐赠物资管理分配工作。

  “我们的任务是让校友们的善举发挥最大作用,确保捐赠物款‘零延时’,确保捐资物资‘抵疫线’!” 社会合作处负责人在工作部署视频会中强调。

  大家闻令而动,迅速投入工作。从捐赠倡议的起草发布,到捐赠渠道的开通,捐赠资金使用办法的起草审批,再到物资对接方式的优化,大家分工协作、争分夺秒,短短5个小时就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在一批专门为抗疫新建的微信工作群里,校友们与工作小组直接对接,商量用最快的方式将物资送到学校。

  “每快一秒,每多一点,就会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

  从那时起,工作小组的成员再也没有将任何一个群设为“消息免打扰”,手机24小时处于响铃模式。

  但封城给捐赠带来的各种困难超乎想象。交通瘫痪、物流中断,防护物资产能不足、符合标准的医护物资紧缺,国外物资报关通关手续……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工作小组和校友们共同努力,千方百计调动一切资源,很快,“封城”带来的各种“卡脖子”问题都有了解决方案。大家开始寻找防护物资,“疯狂扫货”,“硬核”抗疫。

  工作小组同时不停地建群、加群、看消息、回消息,生怕漏掉一条有用的信息,同时起草各类协议公告、开具捐赠证明、统计捐赠数据。负责线下的人员开始办理相关手续,寻找运输车辆,签收、清点、发放防护物资,确保捐赠物资到达抗疫一线。

  为了方便联络国外校友,他们没睡过一个整觉;为了将物资迅速交付医务人员手中,他们没吃过一顿热饭……不辞辛苦,无惧风雨,只为早日战胜疫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物资运送拼“疫”力

  一朝理工人,一生理工情。校友们通过募集善款、采购并捐赠医用防护物资等多种方式助力抗击疫情。无锡校友会的校友们在会长陈刚的组织下,开启“全球购”模式,从欧洲工厂直接采购欧洲标准FFP3(相当于美国标准N99)医用防护口罩20000只,外科口罩44000只。天津校友会捐赠抗疫急需的呼吸机2台。复材校友会采购雷克兰防护服970套运抵学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国良校友在自己的企业导入口罩生产线并捐赠100万元。85级校友周鸢多方奔走、积极协调,捐赠一次性手套30万只、KF94口罩10000只。97级校友蓝国勇捐赠口罩12万只……海内外58万校友跨越时区、跨越地域、不论行业,不分彼此,尽己所能,为赢得战“疫”的胜利贡献力量。

  工作小组不断地被校友们善举感动着,他们坚守初心,全力以赴,无惧困难,迎接抗疫行动中的挑战:如何在交通和物流受限的情况下,保障物资顺利通关运抵?如何在病毒防不胜防的情况下,保障物资接收人员的安全?如何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完成物资的搬运工作?

  2月4日,82级校友徐自力捐赠的10吨次氯酸钠运抵武汉,工作小组迅速组织卸货分发,“没有工人,我们就自己搬”。从西院到东院,再到余家头校区,从上午到第二天凌晨,400桶消毒液第一时间发到学校医院。

  2月15日,广东校友会捐赠500件酒精消毒液,运输车辆无市内通行证,工作小组就在龚家岭高速收费站路口等待接收物资。由于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加之是危险品运输,物资到达时间比约定时间晚了6个多小时。一场大雪,见证了这场不曾缺席的坚守;一片片雪花,铺就了这条温暖的逆行之路。

  2月25日,工作小组收到消息,85级航政专业校友捐赠的物资即将到阳逻港,需要立即接收。时间紧,任务重,找不到货车,工作小组就用私家车。50斤一件的物资,从船仓运至码头,经过台阶,到停车场,大家“蚂蚁搬家”似的来回搬运20多趟,第一时间完成了接收工作。

  机场、火车站、码头、东西湖物流仓库、沌口转运点……再到马房山校区东西院、余家头校区、周边医疗点……工作小组成员面对各种挑战,克服一切困难,全天候充当物资“运输队长”。

  封城下的这场战“疫”中,他们每天要处理100多箱捐赠物资,接收、清点、登记、转运、分发,保证物资以最快速度到达抗疫一线。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一个普通口罩,他们一戴就是一天。

  “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我感受到了校友们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向前冲。”在被问到在外面怕不怕时,工作小组一名同志说道。

  截至目前,学校疫情防控中90%的防护物资、校医院80%的防护物资都来源于校友和社会各界捐赠。在工作小组的努力下,共接收到海内外校友捐赠600多万元,各类防护物资500多批次130万件,共100余吨。

爱心之力传“疫”线

  在校友们的全力帮助和社会合作处“抗击疫情捐赠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防护物资库存得到恢复,校医院所需的紧缺医疗物资得到保障,学校各个一线部门的防疫物资得到供应。

  校友的爱心行动为学校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也激励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以各种方式坚守岗位的理工人,扛起了疫情防控的责任,筑牢了校园安全的屏障。

  疫情防控,分秒必争,捐赠款物精准使用关乎防控全局。工作小组深入防控一线,了解学校各单位的需求,建立清单,科学合理地分配、发放防护物资,竭尽全力确保学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和保障人员的防护需求。在保障学校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同步与省内各医疗机构的对接,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2月19日,学校行业理事会单位长航集团所属的长航医院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工作小组了解到医院防护物资告急的情况后,将1000个医用FFP3口罩、2000只医用防护手套、120套隔离服、60件医用防护服火速送到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保康县和沙洋县分别是学校对口扶贫点和援派挂职干部点,两地医院防护物资一度短缺,工作小组分别向两地各捐赠700个3M医用N95口罩、200个FFP3医用口罩、2000只医用防护手套、120套隔离服、30件医用防护服。

  真情难忘,面对校友的爱心善举,当以用心回应爱心、用真诚回应真情,确保捐赠物资用在“刀刃上”。工作小组每天都会收集市内各医疗点的需求信息,根据学校物资供应情况,第一时间将物资送达“疫”线。1000个医用FFP3口罩、4000只医用防护手套和180件防护服被送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200个医用FFP3口罩、1000只医用防护手套和60件隔离服被送到省妇幼保健院;2000个医用FFP3口罩被送到协和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2月21日,广东雅丽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捐赠的21吨消毒液抵达武汉,工作小组加班加点,精细组织,科学分配,24小时内将物资分别送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市一医院、武汉大学校医院、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华中农业大学校医院等战“疫”一线。

  “爱心可贵,对待捐赠物资,当怀着敬畏之心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当怀着感恩之心把爱心传递下去。”在疫情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工作小组连轴运转在物流点、医院和政府等各个战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全体武汉理工校友的战“疫”行动赢得了全社会广泛的赞誉和肯定,他们展现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证明了实践“三全”校友工作理念和打造校友与母校发展共同体的必然成功,开启了校友和母校共谋发展的崭新篇章。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校友们发出了“疫情不灭,战‘疫’不止”的呐喊,他们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

  4月8日,武汉重新按下了播放键,逐渐恢复往日活力。“等疫情彻底结束,大家来武汉,我们带大家去游长江,逛东湖,登黄鹤楼,吃热干面。”社会合作处负责人向校友们发出邀请。

  来源: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附件下载: